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独行客2023,(https://xueqiu.com/9161327802/257861555)
原文(欢迎点击阅读):伊利和蒙牛的数据对比
1、主营产品的对比
2017年,伊利和蒙牛的产品结构以及规模大致相当,伊利液体乳营收为557.66亿元,占其总营收的比重为83.48%;蒙牛液体乳营收530.15亿元,占其总营收比重为88.13%。
2022年,伊利股份液体乳营收849.26亿元,占其总营收比重为70.1%,另外,得益于近几年的大规模并购,伊利奶粉和奶制品业务规模及占比均大幅提升,占比由原先的9.62%提升至21.68%;相比之下,2022年,蒙牛液体乳业务占其总营收的比重仍高达84.53%。
2、营运能力对比
总体来看,得益于较大的经营规模以及品牌,伊利和蒙牛对上下游均有较大的议价优势。2022年,伊利和蒙牛占用上下游的资金规模分别为206.36亿元和86.87亿元,和蒙牛相比,伊利的议价优势更为明显。
总资产管理方面,近些年,伊利和蒙牛都加大了对外并购的步伐,这些收购整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消化,甚至大多数时候都以失败告终。对应的是,2020-2022,两家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逐年下降。2022年,伊利总资产周转率为0.94,蒙牛的为0.79,一般来说,国有控股企业整体效率偏低,蒙牛的控股股东为中粮集团。
总体来看,和蒙牛相比,伊利的营运能力更好,整体管理效率更高。
3、盈利能力对比
液体乳以及其他奶制品产品同质化程度极高,行业内竞争极为激烈:随着消费升级,新鲜奶消费需求提升,得益于运输距离优势,区域内奶企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机会;另外,进口产品增加也给国内牛奶行业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。如上表数据所示,近些年来,两家牛奶企业的毛利率逐年下降(不仅总的毛利率在下降,细分产品毛利率也是逐年下降,见表1数据)。2022年,伊利和蒙牛的毛利率分别为32.26%、35.3%。
另外,为了建立和维护其品牌影响力,牛奶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。对应的是,这些企业的销售费用以及费用率均居高不下。2022年,伊利的销售费用率为18.67%,蒙牛的为24.13%。
净利率方面,两家企业的都很不如人意,分别为7.59%和5.6%。
总体来看,伊利和蒙牛的盈利能力都很一般,如上文所述,行业性的影响因素是造成我国牛奶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。在目前的行业竞争状态下,我预计短期内,伊利和蒙牛的盈利能力将难以得到快速提升。
4、成长能力对比
2022年,伊利股份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6.98亿元、85.86亿元;蒙牛的分别为925.93亿元、53.03亿元。
2020-2022,伊利的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.75%、13.84%;蒙牛的分别为10.35%和22.65%。
得益于较大的经营规模以及多年累积下来的品牌优势,我预计伊利和蒙牛在未来大概率仍能维持10%左右的增长率。
总体来看,和蒙牛相比,伊利整体经营状况更好。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,足够庞大的经营规模是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。随着两者经营规模差距的逐步扩大,我预计,伊利对蒙牛的竞争优势还将继续维持下去。不过即便如此,我依然认为伊利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投资标的,成长能力有限是一方面的原因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认为伊利管理层并不是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。
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,也欢迎您关注我,与我一起探讨更多的投资知识和技巧。谢谢!